百强5A国际旅行社 品质旅游首选业务许可证:L-BJ-CJ00080
工作日:9:00 - 21:00周末:9:00 - 18:00
来源:中国旅行社发布时间:2012-08-09
夜半,火车把我们拉进了新疆的第一站哈密。出站后并没有看到想象中那样阿拉伯式的建筑物,除了人少些,干净些,这个城市和内地的那些中小城市没什么区别。后来发现新疆的许多城市都是这样的,够现代,够干净,除了维族人住的地区外就没有什么特色了。
到哈密的一个目的是去五堡乡的魔鬼城,新疆有多处的雅丹地貌,都称为“魔鬼城”。哈密五堡的雅丹不是最著名却是最大的一处魔鬼城群,号称“西域第一魔鬼城”。所谓的雅丹地貌就是风蚀地貌,是经过亿万年的风蚀而形成的。“雅丹”是维吾尔语“雅儿丹”的转音,意思是陡峭的土丘。在哈密五堡乡的魔鬼城中有一座古堡,叫艾斯克霞尔古堡,维语意思是“破城”。据说距今已有3000年历史了,原是一座具有欧洲建筑风格的城堡,在它的附近还有很多的古墓葬群。这座城堡的历史无从查清,至于这三千里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和变迁,现在都无可考据。
在哈密城里去五堡乡只能乘坐小巴。哈密到五堡乡要1个多小时,车行驶在戈壁上,偶尔穿过几个小小的绿洲。荒凉的戈壁中似乎不见尽头,车一个大转弯,却又神奇地转入一大片绿洲之中,路边种着许多果树,树上挂满了又大又红的果子,密密匝匝地从树枝上垂掉下来,感觉把手伸出窗外就能摘到,这感觉是如此地诱人,却又不好意思真得伸手去摘。后来才知道这些果子就是五堡香枣,据说香枣树只有在五堡才能结出好果,移栽他处却不行。当我把注意力从果树上转移到外面时,才发现我们已经进了五堡乡。
这是一个十分纯正的维族村子,和哈密市完全不同,基本看不到汉人的痕迹,看得出人们的生活快乐而安详。五堡乡离魔鬼城还有段距离,能说几句汉语的小巴司机艾合买提答应把我们送到魔鬼城的边缘。但真的要进入魔鬼城里面看到雅丹的地貌还需要行26公里,一番协商后,我们包下了这辆小巴。此时车上除了我们,还有两个刚在五堡乡上车的年青维族女孩带着一个维族小姑娘。她们听我们要去魔鬼城非常高兴,想和我们一起去。她们是能说汉语的,有了她们车上快乐了许多,她们一会用汉语和我们说话,一会用维语和艾合买提聊天,非常繁忙。
到了魔鬼城边缘的售票处,艾合买提停下车,冲着里面喊了几句,冲出来一帮维族青年,和车里的姑娘们是认识的,大家就马上嘻嘻哈哈起来,然后又爬到车窗边上拼命地瞧着里面比猴子还好看的两个汉族人。过会司机就直接把车开进去了。得,熟人多就是好办事,这下我们连门票钱都省了。年轻点的姑娘叫孜拉热,她说她们也不是本地人,是在这里农机推广站工作的,来了半年也一直没去魔鬼城玩过。过了会热情活泼的姑娘们又开始教我们维语:亚合希姆塞斯是你好,嘿勒霍希是再见,热合买提是谢谢。从此这三句维语就象程咬金的三把斧,帮我们杀遍新疆,屡用不爽。
我们的车直接开到了艾斯克霞尔古堡的遗址处,大家分开行动,约好两小时后会合。此时是正午时分,没有风从土丘缝隙中厮杀出如魔鬼般的厉叫,也没残阳带来如血似泣的艳丽悲凉,天上甚至连丝云都没有,只有烈日赤裸裸的射杀着每一寸无遮蔽的砂地。即便如此,放眼看去带给我的还是震撼,我无法诉说上天是怎样用千万年的时间来创造这种地貌的,戈壁中兀起的土丘象是谁用泥巴捏成各种玩具后再扔掉,然后被风,被时间一点点磨着,磨着。不知道它们的最初容貌,也不知道它们的最后形状,但现在,每一个土丘都是神奇的作品。走在烈日下的戈壁中会有种悲壮的感觉,空气似乎停止了流动,从砂石中腾腾升起的热气扭曲着前面的景,听见的只有厚厚的鞋踩在砂中咯吱的声音。
当我们回到起始点才发现在艾斯克霞尔古堡所遗留的痕迹就在眼前。毕竟是初到大漠中来,正是见山不是山,见水不是水的新鲜时,那与土丘融为一体的残墙、略能看出型的房屋和透明窟窿似的窗洞引起无穷兴趣。是谁在这里居住过?过着怎样的一种生活?最终是他们抛弃了自己的家园还是生活抛弃他们?盯着这处遗址出神许久,脑子却越来越空白。都说哲学出于生活,但自知不能通过这残壁悟道什么“他们从哪里来,要到哪里去?”的境界,更做不出“大漠孤烟直”之类的绝唱,一向知道自己是个易忘又笨的人,对于当时不能领悟的事只有把它囫囵吞枣下去,然后在无人之时慢慢消化掉。此时只好通过照相机多拍它几张照片,拿回去向人炫耀自己的到此一游也是好的。
¥起
¥起
¥起
¥起
¥起
¥起
¥起
¥起
¥起
¥起